武汉低空共享无人机应用示范区项目正在测试 头顶掠过无人机 云端飞来千里眼
武汉低空共享无人机应用示范区项目正在测试
头顶掠过无人机 云端飞来千里眼
8月12日下午,武汉光谷九龙水库,一架无人机接到指挥中心的起飞指令后,立刻自动起飞,直奔附近的长岭山进行火情巡查。
8月12日下午,东湖高新区低空共享无人机应用示范区指挥中心,工作人员正在远程操控无人机。
从古至今,人类对天空的想象从未停止。
无人机全自动巡飞,从空中参与城市治理,随着科技的发展,梦想已经照进现实。
交通堵塞,精准抓拍实时调度;河里野泳,隔空“喊话”催人离开;房顶搭棚,多角度拍下违建证据;森林防火,发现苗头及时预警。
眼下,在武汉东湖高新区,正在实施中的低空共享无人机应用示范区项目,不仅为天空带来活力,也让城市治理“飞”上云端。
逃不过空中“千里眼”,违法行为无处遁形
“嗡嗡嗡”8月16日早上7时,随着飞行指令的下达,一架架无人机扇动机翼,从机库缓缓起飞,升至高新大道、光谷大道等主干道上空,开始早高峰定线巡航。
一旦发现车辆聚集,无人机便对现场情况进行抓拍取证,并将画面实时回传到指挥中心。
另一边,交通大队指挥中心的大屏上,车流量、拥堵、违停等交通实时信息尽收眼底。画面显示有几辆小轿车违规停车,造成交通堵塞。附近警力迅速出动,赶赴现场。
“相比以往固定点位摄像头传回的视频信息,存在视野盲区,无人机飞行线路更灵活,拍摄角度更全面、清晰,在大型活动、交通疏导、治安巡逻等场景中作用更突出。”武汉市公安局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分局警务指挥处副主任、信息化实战应用专班负责人李子剑说。
在光谷,“飞”上云端的巡检场景越来越多。
夜里,偏僻的荒地,机械轰鸣,有人在非法生产机制砂。接到群众举报,左岭街道城市运行管理中心指挥大厅里,工作人员轻点鼠标,一架无人机便扇动机翼,悄悄起飞。
不一会儿,就抓拍到了违规作业的视频和图片。执法人员立即赶赴现场。在证据面前,经营者对违法事实供认不讳。
“以往夜间工地巡查,开车要开几个小时。现在无人机一飞,半个小时就可实现全覆盖巡查。”执法队员介绍,“空中侦察兵”让夜间施工、偷倒渣土、违建违种、非法捕鱼等不易取证的违法行为无处遁形。
无人机还可搭载红外热成像、气体、噪声等多种传感器,进行远程、高质量的数据回传。例如,搭载气体传感器等设备,可定期或持续监测大气污染物、水域水质、噪声污染等环境指标,及时发现污染源,为相关管理和执法提供数据支持。
到点自动起飞,作业完毕自动返航
“嘀、嘀”上午10时,刚完成早高峰定线巡航任务的无人机稳稳降落在机库平台,舱门自动打开,无人机进舱,舱门再缓缓合上。不到2分钟,舱门再次打开。自动更换电池后的无人机继续起飞,执行其他巡航任务。
这里的机库,其实是无人机的房子,不大,没有一人高,外观银灰色、圆柱形舱体。具备无人值守、自动起降、自动充电、自动巡飞、数据智能识别等多种功能。
在光谷,这样的自动机库有100多套,分布在不同位置,可实现无人机就近起飞。同型号无人机可共享充电机库,最大限度发挥自动巡飞能力。
无人机的航线是怎么规划的?以巡查早高峰为例,交管人员在后台预设巡航路线,选择起飞地点、高度、速度等参数,就能实现“一键巡检”。接收到指令后,机库和无人机会自动执行任务,并回传实时视频。任务完成后,无人机返回机库,自主充电或更换电池,同时进行数据回传。整个过程不需要人工。
业内人士介绍,和手机相似,无人机有一定的防水功能,下小雨可正常飞行,但若是雷雨大风等恶劣天气,可能会导致无人机系统损坏、失控降落或其他意外情况发生。
2022年,东湖高新区携手普宙科技有限公司启动武汉低空共享无人机应用示范区项目。去年5月,项目一期完成验收。东湖高新区城管局、环境水务局、交通大队等6家单位,利用无人机助力城市治理数字化转型。
目前,二期项目正处于紧锣密鼓的内测阶段。每天,普宙科技出动30架无人机在天空飞行,测试100多架次。预计将于今年10月完成竣工验收。建成后,光谷将有186架无人机、128套自动机库,实现518平方公里的全区域覆盖。规划航线超2000条,飞行频率也将得到大幅提升。
届时,无人机将在光谷城市管理、环境水务、应急管理、交通管理、文化宣传、健康医疗等34个城市治理和经济生活场景中得到应用,将成为国内首个全区范围全覆盖、百余架无人机全自动巡飞的低空经济创新实践。
无人机也有“大脑”,城市会越来越奇幻
31岁的王建是一名程序员,他从没想过低空经济、无人机和自己的生活有什么关系。直到几天前,8月12日中午,高温难耐,他和朋友一同去马驿水库游泳,抬头看见一架无人机冲他“喊话”。
“亲爱的市民朋友,请远离危险水域,谨防溺水事故发生。”无人机在水库上空来回盘旋,“见”他们不走,就一直追着“喊话”。
“我当时想着后台肯定有人操控,发现了我们,怕发生意外就让我们离开。”王建说。
其实,这次飞行并无飞手操控。找到游泳的他们,并且发出警告通知,都是无人机自主完成的。
王建遇上的,是上述项目的二期测试场景——无人机进行夏季防溺水巡查。
据介绍,与项目一期相比,二期运用了低空AI中台,这是国内首创的低空运营系统,集成各式各样的算法程序,提供更多自动化、无人化、定制化的解决方案,让无人机执行多种任务。
以游泳为例,人若在江河湖库等禁游区游泳,无人机会识别出这是“危险”的,然后触发警报,同时提醒后方工作人员采取进一步措施。但倘若人在露天泳池里游泳,无人机就会判断这是“安全”的,不会出现预警。
在不同的场景中,无人机可以发挥不同的识别功能。在工地上方,无人机能针对安全施工情况进行实时巡查;在居民楼上空,可对违建问题进行动态巡查;在森林巡检方面,能针对火灾进行及时的预警。
公安、消防等单位正在以此为契机,积极探索共建接警联动机制。如接到报警电话,AI中台会根据事发地点距离、无人机电量、任务执行情况等自动选出最合适的无人机,实现3分钟到达目标地点,5分钟传回现场高清全景图。
“未来已来,我们的天空会和地上的马路一样,建成‘立体高速公路’,到处都有飞行器,城市会越来越奇幻。”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理事、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研究所所长王国文说,“不久的将来,头顶没有无人机巡航,市民可能还会不习惯。”
来源:湖北日报